top of page
R0000590.JPG

語錄與路 Words and Road

藝術 當代首飾 金工 Art, Contemporary jewellery, Artist, Metalsmithing. Yuchen Tseng. Tseng Yuchen.
tsengyuchen

​道路在哲學、文學中,常被用來譬喻、隱喻為某種生命狀態的概念呈現,我們也透過從A點到B點、在道路上移動的過程中,經歷事件、累積記憶,進而創造出歷史。

​在思想的世界裡,不乏對於移動與道路的前輩與同好,在閱讀的過程中,這些不同人物對於道路的看法總是令人眼睛一亮。此處收錄在不同文獻、書籍蒐羅的語句,期望透過展示道路的不同詮釋方式,展現關於它更多的樣貌。

備註:

若語錄為二次引用,以專書署名之原作者為出處,年代則以該書籍出版年代紀錄之。

​路與路徑

​移動

「林中多歧路,而殊途同歸。」

馬丁・海德格(1994)

「有什麼比一條路還美的東西?它是生命變動不居、活躍有力的象徵與意象。」

喬治・桑(2018)

「路是理解世界的一種方法。」

「我們選了許多條路的其中一條,這條路成了我們的歷史。」

「迷失在起伏不定的各種生命地形裡,多數人寧可選擇把自己限制在一條路上

也不願面對毫無標示的荒野那種令人無所適從的自由。」

「我們在這世界上行走的路,早在我們出生之前就已存在。從我們出生的那一

刻開始,我們的家庭、社會與物種早已準備各式各樣的路等著我們:心靈之路

事業之路、哲學之路、藝術之路、身心健康之路、道德之路。以上這些情況

用了「路」這個字,絕非偶然。跟具象的路一樣,這些抽象的路也會引導和限

制我們的行為。」

羅伯特・摩爾(2018)

「《道程》

僕の前に道はない(我的前方沒有道路)
僕の後ろに道は出来る(路在我的後方產生)
ああ、自然よ(啊啊、大自然啊)
父よ(父親啊)
僕を一人立ちにさせた 広大な父よ(讓我能夠獨立的廣大的父親啊)
僕から目を離さないで 守る事をせよ(請注視著我守護著我)
常に父の気魄を僕に充 たせよ(請時常將您的氣魄賜給我)
この遠い道程のため(為了這遙遠的路程)
この遠い道程のため(為了這遙遠的路程)」

高村光太郎(2020)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魯迅(2016)

「公路是一種就地取材的建築,而花蓮盛產大理石,於是鋪路時便將大理

混入瀝青,讓花蓮的公路,就是比其他地方白上一些。」

「台灣絕大多數的公路都是瀝青混凝土路面,也就是俗稱的柏油路。水泥

面雖然施工較為費工,壽命卻比柏油路還要長,保養時間也比柏油路少,所

以某些國家的水泥混凝土路反而是主流。」

余風(2014)

「高速公路與 ’verzorgingsplaatsen’(註:『高速公路休息站』的荷蘭文)

是由一堆瀝青、路標、以及線條拼湊在一起,且它們通常都不是終點,而

是一趟旅程中的停留點。我喜歡這些場所,因為他們是民主的、包容的、

極為個人,且有時極為隱匿的。」

珍妮克‧德克森(2021)

「這些神奇的單色線條,假裝彼此漠不關心,卻在不經意間把一點連接上
另一點,從容不迫地用最細密的分岔,讓人在岔口上完全改變了方向。」

馬克・歐傑(2014)

「我們還得再攀高好一段路,步履緩慢但堅定往前,直到抵達一處景
色開闊的制高點,得以遠眺古老的人類文明。

尼采(2015)

「我為自己開出一條道路,我將沿著它向前走。一旦我的步伐邁開,
就不會有任何力量使它停止。

康德(2015)

「童年時期的漫遊是一種具有儀式性質的漫步。這時需要的是清楚的
路徑,明確界定的路線。兒童不會若無其事地漫遊,不會做單純的散
步,而是進行某個特定的漫步。每一次特定的漫步對孩童而言都截然
不同,經過的路徑不同,小路兩邊的籬笆不同,眼前開展的風景也獨
一無二。每場漫步都是一個獨特印記。

「雖然人的腳只是很小的空間塊,但它有一個天職:藉由走路標示整

的世界空間。腳步的大小、雙腿的跨度都微不足道,也從不固定收存

在任何地方,但它們卻足以度量世間一切。雙腳構成尺規,它本身不

佔據任何位置,只是用來衡量世界的規模。雙腿行走於大地的跨徑就

是最好的度量單位。

斐德列克.葛霍(2015)

「是個人創造了時代,而不是時代創造了個人,當每一個時代壓制了

個人,人們便找上一條人煙稀少的路,拓荒而去;路徑並不通向任何

答案,路徑就是答案。

詹偉雄(2017)

人無時無處不行走,於地表錯縱劃下可見與不可見的徑途,或對稱,或
曲折。

托馬斯.克拉克(2017)

「最早的道路像河流一樣漫行於路,像河流一樣,必須不斷前進。」

愛德華.托馬斯(2017)

「每一條足跡線都彷彿可以逆著時光而讀的情節,有如情事完結後的

一連串暗示

「長久以來,路徑與路徑標示者一直誘惑著我,將我的眼光引而向上

向內向遠方雙眼受路徑的誘引,心靈之眼亦如是。想像力無法不去

追索地上的線條。線條在空間裡向前延伸,卻在時間裡向後回溯其作

為路徑的種種歷史,及其之前的諸多追隨者。

「道路權以使用為界定的依據,也因使用而得以存續,這些權利構成
一種自由的迷魂陣,是公共土地上纖細的網路

「路徑是大地的習性,是各方同意的造物

「道路接通地方,連結是道路的首要任務,也是道路存在的主因。就
字面意義而言,道路連結了地方,而在引申意義上,道路更進一步連

結了人。

「綿延的路徑能夠乘載人的記憶,一如人可以乘載路的記憶

「行走開展人的視野和思緒,而非促使人去隱退或逃避;路徑所提供

的不只是穿越空間的憑藉,更是感受、存在與會意的方法。

「徑道連結著真實的地方,但也同樣向外導至形而上學,向後溯回歷

史,向內引至自我

「他以地形學詞彙來想像自己。角落、節點、梯磴、指法、岔路、十

字路口、瑣屑雜事、對越嶺小道頷首示意、通往危險的小徑、死亡或

極樂__這些地景佈滿路徑,而他將這些特徵內化,賦予自己的憂愁和

希望以形式。步行是他創造個人神話的方式,也形塑了他每日的渴求:

他不僅在步徑上沉思、在步徑上思索步徑,也與不徑相依偎。

「(伊克尼爾道)這條路對所有人而言都是原型,在最終回返,像銜
尾蛇一樣吞噬了
自己的源頭

「我們通常認為道路只存在於陸地上,其實海上也有道路,只是水體

拒絕為人所標示,也不會將標示保存下來。...海路是立即消解的路徑,

除了尾流,及船尾短暫的渦流,不留任何痕跡。海道的存在是基於協

定,基於傳統,是一序列的座標,一連串的標示,是地圖上的點線,

是故事,是歌謠。

「海路是由海岸線的形狀所決定(得轉彎避開陸岬,得往重要港口、

群島和礁石水域伸展),也由海象所決定

羅伯特.麥克法倫(2017)

 

「朝著目標,繞遠路而前進。」

「事物的最終目的地,在於『確實獲得某種結果』。然而起點和目的地

之間,有時會窒礙難行,或是在直行無礙的道路上,因為缺乏吸引力,

轉往吸引注意的歧路上,所以觀點產生一百八十度的轉變。然而,很多

事物往往就是在觀點改變之後,能夠發現不曾見過的另一種吸引力。」

森本千繪(2018)

「如果我們將空間視為允許移動,那麼地方就是暫停;移動中的每個

暫停,使得區位有可能轉變成地方

段義孚(2006)

「活著,是從一個空間移往另一個空間,同時盡可能避免碰撞。」

喬治・培瑞克(2019)

「路徑使移動性得以模式化_物質移動並非任意隨機,而是一個接一

個依序進行。…我們(如何)知道熟男的特定路徑系統,與他還是個

胚胎時的路徑系統,有天壤之別。」

齊克夫(2013)

「透過手機,他們可以連結到所有人;他們靠GPS(全球衛定位系統)
到達所有地方;他們藉網路讀取所有知識:所以他們的出沒之處是由
鄰域(voisinages)構成的拓樸空間(espace topologique),而我們生
活的地方是一個以距離參照的度量空間。...從前我們必須奔赴遠方才
能迎向別人,從前我們待在家中就聽不到別人說話,如今雙腿不停奔
跑,我們卻毋需移動。」

米榭・塞荷(2017)

「我們從這個攝影記錄中所獲得的,既是照片拍下的那一瞬,那個夏

日的風景,也是空地上這條線所暗示的累計的時間。草地上留下的印

記也可以用攝影術語來理解:這片空地承載著藝術家來回運動的軌跡

正如同底片用光線記錄了被攝物體的印記。」

馬克・德登(2015)

繞行、日常生活、地方

「有時候遠方喚起的渴望並非是引向陌生之地,而是一種回家的召喚。」

華特‧班雅明(2012)

「日常當中的偶然能夠產生奇蹟。平凡無奇的日常信息,有時候能夠改變
人生。」

森本千繪(2018)

「有一條漫長的忘川,潛伏在同一時區的地底,她從最炙熱的夏天,曲
折北流。她流進秋天,在冬天繞進自己的背面。如此,她不止息,在同
一時刻,她纏繞四季,奔回自己的起點。」

童偉格(2017)

「社會性結構的這一合併過程是不知不覺地完成的,就其一個重要部分
而言,必定經由長期的和無限重複的對於空間距離的體驗,社會距離便
是在這種體驗中確立的。」

皮埃爾・布爾厄尼(2017)

「非日常生活(noneveryday,即例外)的部分,必須在日常生活的核心
中才能找到。」

班・海默(2016)

「若說要促使生活中『次於平凡的平凡』浮出檯面,…也就是表現最尋

常的生存經驗,所謂『生活背景的喧囂』,…要抓住這些活過的體驗,

乃得自於『身體移動、做各種姿勢所在的地方,與衣著、食物、旅行、
時間安排、探索空間息息相關的整個日常性』。」

喬治・裴瑞克(2011)

 

「可住宅從來都不會只是家宅,而一定是某個地方整體鄉鎮市景、地景
的一部分,就好像我們對於台北步登公寓的印象,有一大部分是融合在
街景中的、鑲嵌在每日作息與步調韻律中的,家的附近、辦公室的附近,

經過的、去覓食的、去訪友的,那些日常的存在」。

林君安(2019)

「空間因而有別於地方,被視為缺乏意義的領域__是『生活事實』,跟
時間一樣,構成人類生活的基本座標。當人將意義投注於局部空間,然
後以某種方式依附其上,空間就成了地方。」

「我們把世界視為含括各種地方的世界時,就會看見不同的事物。我們
看見人與地方之間的情感依附和關聯。我們看見意義和經驗的世界。」

提姆・克瑞茲威爾(2006)

「寬宏的忽必烈阿,我怎麼樣描述齊拉,那座高壘環峙之城,都徒勞無

功。…組成這座城市的不是這些東西,而是空間的度量與過去的事件之

間的關係。」

伊塔羅・卡爾維諾(1993)

「有時候,甚至只是一條偶然的路線,就足以讓漫不經心的旅人突然發

現,自己內心沉澱的地質層,和首都地底下的地理環境有著共通點___

這種靈光一現的巧合,會在他層層堆疊的記憶裡,引發輕微的內在地震。」

「這個地域範圍不只是我的漫遊和個人回憶的總合而已:它更像是一種

社會化的過程,大半由我父母的意願所主導,甚至成為他們自己的故事

我也不知道可不可以這麼說,因為他們的故事多少也是我的故事。」

馬克・歐傑(2014)

「如今在世界具體現實裡,地方與空間,地方與非地方彼此糾結,彼此
滲透。非地方的可能性無論在任何地方都未曾消失。經常出入於非地方
的人,將返回地方視為依靠(而這樣的人夢想比如擁有與土地深層聯繫
的第二個家)。」

馬克・歐傑(2017)

「透過夢,我們生活中的各種棲息地,共同瀰漫並保存了舊時光的寶藏。」

加斯東・巴舍拉(2018)

「這種詳列地名的作法在人類學上叫做地誌譜(topogeny)。這是最簡

約的說故事方式,把敘事濃縮成一連串密集的語言單位,就像撒種子一

樣,在心裡開出花朵。…地誌譜不只是列出地名,也是在心裡召喚一張

由線條構成的心理地圖。」

羅伯特・摩爾(2018)

「伴隨著人類行為的夢想必須靠人的生活場所來滋養。」

摩爾、林頓、鄧恩布爾、
威塔克四位建築師(MLTW)(1984)

「當我們把目光緊貼在年份、史實,一切都捲曲在某個僵硬的特定狀況中。
然而,真正重要的卻是建立小說,構築神話,刻劃共通命運。」

斐德列克・葛霍(2015)

「我們很善於大聊自己如何創造地方,卻不太善於談論自己如何為地方所

創造

羅伯特.麥克法倫(2017)

生命曾在何處停頓
時間之河流過時
​就會在那裏唱起安靜的歌

R0000536.JPG
bottom of page